我不爱说什么”独立开发者”这种高大上的词。在推特上,我就叫自己”个体户开发者”。说白了,我和街边卖煎饼果子的大爷也没什么两样,都是靠手艺吃饭的。
五年前,我开始在家写代码。这五年过得跟做梦似的,我觉得有必要把这段经历写下来。写完了我还在琢磨要不要发出去,怪不好意思的。要说这五年,就像我在水泥地上用指甲划了道印子,也不知道算不算回事。
我的那些玩意儿
我做了6个App,就像养了6个不太听话的孩子。有的跑了,有的变了样(比如YaoYao,还得给它做安卓版和鸿蒙版)。苹果应用商店挺给面子,动不动就把我的App往前台推。YaoYao上了90次,顶瓜瓜16次,其他的也都露过脸。
有一回,苹果还把我写进新闻稿里,类似什么 WWDC的新秀。去年在上海,我还见着了苹果老大 TimCook。说实话,我觉得我做得也一般。
2020 Apple Newsroom: WWDC 孕育解决问题的新 app
2023 上海 Apple 设计开发加速器开发者交流会 TimCook 接见
赚了多少钱?
说到钱,主要是苹果商店给的。刚开始跟我打工时差不多,后来疫情那会儿涨了不少,大概是以前的三倍。我对做生意一窍不通,全靠苹果推荐。有时候审核卡住了,收入就得掉一半。
说来好笑,收入多了反而睡不好觉,去年还得了个下巴疼的毛病(颞下颌紊乱)。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有钱人为啥总觉得钱不够,穷人反而能睡得香。
不过说实话,赚的钱也没让我的生活有多大变化。该开破车还开破车,该吃泡面还吃泡面。唯一的好处是,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代码,不用担心明天吃什么。
社交圈子变了吗?
微信加了五千多人,建了一堆群,推特上也有上万粉丝。感觉像回到了上大学那会儿混BBS的日子,时不时约个网友出来喝茶。不过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在现实中说话了,只会在推特上骂骂咧咧,吐槽各种平台。
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
要说做产品最重要的是什么?我觉得就是要有趣,要让自己开心。有人想给我投资,让我组建团队做大做强。我想说:算了吧,我可不想再管人了,那太累。卖给你要不要?
我的 Github提交记录看着挺吓人,但跟收入没啥关系。在这个世界上,会说话比会写代码重要多了。
YaoYao就是我周末随手写的,DunDun是过年无聊搞出来的。它们火不火,完全是看老天爷赏不赏脸。
在这个工业化的时代,这种单打独斗的码农,多少有一些格格不入。但我觉得挺好,至少我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。
最后借用《搏击俱乐部》的话:你不是你的工作,不是你的银行存款,不是你开的破车。你就是这世界上的一坨会唱会跳的废料。
我写代码不是为了证明什么,就是想看看自己能折腾出什么名堂来。生命在流逝,我只是在探索自己罢了。
感谢
说到最后,我得谈谈那些在网上认识的朋友们。
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孤胆英雄,在这数字世界里独自挥舞着键盘。事实上,我身后站着一群网友,大家的留言、吐槽、建议,都在默默支撑着我。他们就像是我的啦啦队,时不时给我加油打气,有时还会提出些馊主意。
感谢你们,使我免于打工奴役之苦。